紧固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它通常包括12类零件。
继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组合件和连接副之后,是作为紧固件产品第12类的焊钉,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究其根源,是由于焊钉的使用解决了工程技术中大量普遍存在的杆状金属零件同板状金属部件或构件之间的优质、高效、快速连接问题。
追溯焊钉技术的发展历史,当首推英国包兹马斯造船所的斯提勒和马丁(1918年)及美国人尼尔逊(1935年)。他们是焊钉技术的开拓者。前者是将经特殊处理的铜制零件,不采用焊条而焊接固定在钢制部件上。后者是在一艘军舰甲板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同样方法,即不使用焊条,将经特殊处理的钢制螺柱焊接在甲板型钢上,然后再将已预留通孔的木地板条用螺母紧固在甲板上。这两批经特殊处理的金属零件,便成为焊钉的鼻祖。相应地,尼尔逊等人当年所用的焊接方法虽本属电弧焊范畴内的一般焊接技术,但由于沾了“螺柱”这一零件的光,便被工程技术界形象的称之为电弧螺柱焊,并延用至今。
从学科角度而言,焊钉技术处于机械紧固件、焊接学和工程结构(力学)三者的边缘,因此更富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焊钉技术在美洲、欧洲和日本风行一时。
这项技术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仅有2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势头令人鼓舞。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桥梁的出现和发展,各种炉窖内衬不定型浇铸料的大量推广,螺柱焊接技术和其所用的各种标准焊钉、非标准焊钉(锚固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以圆柱头焊钉为例,从80年代中的年产数十吨,发展到现在年产数千吨;从技术上讲,从只能焊φ13、φ16、φ19等中小直径焊钉到现在按国标大量焊接φ22、φ24、φ25等大直径焊钉;所用材质从普通低碳钢发展到耐酸碱、耐高温的多种不锈钢。
螺柱焊接技术与圆柱头焊钉在我国有组织有领导地研制开发,始于1985年。当时冶金部以(85)冶科技字第143号文正式立项,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钢结构所组织开发,电子工业部890厂(现北京市宏光机电设备厂)负责焊机制造,天津标准件三厂负责圆柱头焊钉制造,北京市华冠电瓷元件厂负责瓷环制造,并于1986年由冶金工业部组织进行了鉴定。
应用这项技术最早的重要工程为:建筑方面应属深圳大学阶梯教室和北京前门商业区工程;最早的大型炉窖方面应属西北铁合金厂、武汉钢铁公司和太原钢铁公司。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共制造和使用了各类焊钉将近4500万套(件)(重约1.2万吨)。其中,仅2003年就达720万套(件)(重约2000万吨)。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类钢结构建筑物、构筑物、航天设施、机械电器设备以及管道设施等,无所不用、无所不见。其中,尤以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公路桥梁工程、高层民用建筑工程、电站等工业建筑工程以及热工炉窖工程最为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建筑工程、桥梁工程,车辆制造工程的大力发展,作为紧固件产品第12类的焊钉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