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定价权”?且不论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远景,现在,投入使用不足半年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已经是中国农产品交易的航空母舰,“就像一个聚宝盆,每天都在长钱”
文 | 本刊记者 袁茵
“百仕通集团在华投资的第二个项目”,仅此称谓就能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名声(以下简称“寿光农产品”)大噪。何况此次投资寿光农产品是百仕通集团首个Pre-IPO项目,目标直指全国农产品交易的议价权。
3月18日,有消息传出,百仕通集团、西京投资、华平资本与另一家资本牵手联合投资寿光农产品,投资总额约6亿美元,计划获得寿光农产品30%左右的股权。另外70%为香港旺益集团和寿光市国资局所有。
3月21日,寿光农产品总经理栾元伟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就在消息传出的3月18日,部分资本已完成交割。本轮私募股权融资是寿光农产品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公司将在香港主板进行IPO。另有港媒称,寿光农产品IPO计划募集资金7亿美元,保荐人为瑞银证券。
寿光农产品总经理栾元伟说,“百仕通投资寿光农产品,一是因为百仕通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先生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一直比较热心,他认为寿光农产品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好;二是百仕通对团队做过仔细的考量,投资前他们曾花费100万美元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寿光农产品进行调研。”
自前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担任百仕通集团大中华区主席以后,百仕通在华发展势头强劲。梁锦松曾表示,“正募集一只大约7.5亿美元的基金,完全用于中国的投资。”
逐鹿寿光
这一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可谓熙来攘往,除了频繁进出的货车和蔬菜经销商,各路人马纷至沓来。栾元伟有些应接不暇,刚在香港商讨过融资事宜返回寿光,就要接待政府考察团,连一向低调的寿光农产品实际控制人、在香港已经上市的人和商业(1387.HK)主席戴永革也现身寿光,随后栾元伟又应大股东召唤匆匆赶往广州。有消息人士透露,寿光农产品赴港上市将在六月底完成。
其实,众人瞩目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尚处于襁褓之中。
根据园方提供的资料,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9700万美元,是人和商业控制的香港旺益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规划总投资额20亿元,占地3000亩。物流园一期投资12亿元,2009年11月5日已经正式开业;二期工程投资8亿元,已于2010年4月动工,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据栾元伟介绍,预计2010年末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内农产品交易额将达到120亿元,而归属于寿光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将达6亿至8亿元,收入来自交易佣金、租金以及园区配套服务,利润率相当高。
百仕通集团等资本巨擘在寿光农产品IPO前夜“抢筹”,除了看重其良好的盈利能力,更看重2010年物流园二期完工后“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可能形成的市场垄断地位。
多路资本逐鹿寿光农产品,皆因寿光在全国农产品交易中得天独厚的地位,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蔬菜来自寿光。新物流园建成前,寿光批发每天外来菜商的卡车就有上百辆,年交易量达40亿公斤,已成为“全国卖、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山东泰安亚细亚集团董事长王林说,“全国的菜拉到寿光都能卖出去,全国的菜在这里也都能买到。”除了固定的海外渠道,寿光同样是亚细亚集团主要的国内渠道。
在如此巨大的传统市场交易中心,一家出生不到一年的新物流园区能出尽风头,前提是—原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同时原批发市场大股东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000061.SZ,简称“深圳农产品”)退出,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空档。
隶属山东省潍坊市的寿光县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因而自发形成全国中心市场之一。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始建于1984年3月,当时由多家分割的市场组成,1997年被寿光政府整合统一。
2003年,深圳农产品与寿光市国资局合资设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经营原蔬菜批发市场。其中深圳农产品出资6000万元,出资比例54.41%;寿光市国资局出资5028万元,占比45.59%。
2009年10月25日,深圳农产品突然将其持有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全部54.41%股权挂牌转让。12月深圳农产品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寿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将所持有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股权,悉数转让给寿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转让价格为8653.94万元。随着上述股权变更,蔬菜批发市场的全部股权已全部回归寿光当地。
公告中称,股权转让的原因是“难以保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的正常持续经营,且继续持有其股权的系统性风险较大”。然而,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一直运转良好,为深圳农产品贡献的利润仅次于其深圳大本营。深圳农产品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领跑者,此时放弃半壁江山,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转让股权实属无奈之举。”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在战略上存在较大分歧,另一股东寿光市国资局早已暗渡陈仓。
栾元伟说:“老市场占地面积只有600亩,已没有扩张空间,原有的水果交易甚至因此被挤到淄博。改变批发市场脏乱的面貌和管理不佳,升级原有批发市场,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
早在2008年寿光政府部门就划拨了3000亩土地,准备在当地建设一个物流园,然后将老市场整体搬迁。对新交易市场,寿光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苛刻”要求,要对物流园3000亩规划用地整体开发,不允许零星投资建设,并且将物流园作为母体上市。当地政府提出这些要求无可厚非,然而如此大规模规划以及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以南方市场作为大本营的深圳农产品未必认同。
另一路资本适时到来。2009年4月由香港旺益集团投资20亿元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正式启动,成了深圳农产品和寿光市国资局分手的催化剂。深圳农产品陷入尴尬境地,只得黯然退出。
2009年12月16日,原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交易大厅及相关理货配送区正式关闭,市场被整体搬迁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
相比深圳农产品,香港旺益集团显然更合寿光国资局的口味。寿光农产品实际控制人、人和商业集团主席戴永革是内地知名的农产品分销商,拥有成熟的包装模式,而寿光农产品可以看做戴氏姐弟的私人投资项目。2009胡润百富榜中位列第22名,戴氏姐弟(戴秀丽、戴永革)2009年财富额据称超过210亿元。
“我们原本打算把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作为子项目,与外地其它项目捆绑上市。但如今我们计划把该物流园作为母体,把其它项目装进去整体上市。”栾元伟表示。由此可见,“人和系”对新物流园势在必得。
新的规划中,寿光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包装等周边业务成为蔬菜贸易平台的新增长点。一旦成功上市,寿光农产品在农产品市场的议价能力不可估量。
不是“哈达”
运营寿光农产品之前“人和系”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已有丰富经验。在哈尔滨,“人和系”掌控的哈尔滨哈达农副产品股份公司,经营东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年销售额达50亿元。
曾有猜测,寿光农产品将在经营中或复制成熟的“哈达模式”,理由之一是,现任寿光农产品总经理的栾元伟,此前也曾管理哈达。不过栾元伟一再向《中国企业家》强调,“寿光不是哈达。”
“哈达和全国各地农贸市场一样,直接面对消费者;寿光是全新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面对经销商。不要说未来,现在寿光农产品就是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栾元伟今年57岁,曾是一名警察,离职后转行职业经理人。寿光农产品让他放弃闲适来到千里之外的寿光,他的身份也从一名管理者转换成新运营模式的设计者。
交易是寿光农产品的全新模式主要体现之一。物流园交易区内没有现金流通,全部由特定的交易卡完成,摒弃了传统农产品市场现金交易、现场交易的方式。杜绝了经营者和采购者之间的恶意拖欠,而赊账在其它市场是最常见的。虽说此前老市场已有交易卡的雏形,但栾元伟又给交易卡做了一次升级。
“无论买卖,大规模的交易总有人得拿着大量现金,从服务的角度考虑,物流园能不能和银行合作呢?”栾元伟考虑。于是他与农业银行合作,在银行卡中又植入一张交易芯片,实现两卡合一,还能实现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资金互转。
相比旧市场,寿光农产品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这些也一时难以抵消蔬菜交易商户对老市场的惯性。“除了让商户体会到交易场地的充分,更要在服务性上做文章。”栾说。
为了吸引蔬菜经营业户及公司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经营,物流园规定:在5年保护期内,对租赁理货区的蔬菜经营业户,第一年货位租赁费全免,第二、三年每年每个货位租赁费1万元,第四、五年每年每个货位租赁费2万元。
栾元伟敢将物流园称为“航空母舰”,是因为寿光农产品将与交易相关的所有环节囊括其中。事实上,蔬菜批发市场的成功升级,已经是寿光农产品乃至寿光市物流经济的发展机会。
蔬菜批发市场给当地聚集了丰富的物流资源。当地有各类物流企业及经营业户400多家,配货站、快运站160多家。商户可以任意选用专线快运、快递、航空运输和转运等服务将蔬菜销往全国。
寿光农产品正在建设一个物流中心整合这些资源。按照栾元伟的设想,商户可以在物流园任选物流公司,所有在园区内运营的车辆都要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供园区物流指挥中心调配,商户可以随时查询货品的位置。
物流中心开始运作后,栾元伟将和保险公司接洽,“所有的生鲜保险公司都不保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一辆车10万元也不保。我要把几千辆运输车绑定在一起呢?你说保险公司给不给我保险呢?”
“从老市场到新物流园,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确有很多障碍。尤其搬迁,政府也下了很大决心,承受不少压力和风险。”栾元伟说:“给商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他们迅速认可了政府的决定。”现在物流园成了寿光著名景点,许多旅游公司找上门来与寿光农产品合作。
市场定价中心?
不久前商务部一次关于农产品交易的座谈会上,栾元伟提出了一个新鲜的概念“中央市场”—全国主产地的蔬菜都在寿光交易,寿光就可以作为中央市场平衡全国蔬菜市场,其交易价格对全国的蔬菜价格也有指导作用。
虽然从交易总量上计算,一些农产品流通公司达到了寿光农产品的交易量。“领导立即指出,那些是区域市场,不一样,”栾元伟自豪地说:“就像哈达,交易量很大,但顶多覆盖东北。”
显然,对于如何开掘金矿,栾元伟物流园整体设计时就进行了谋划。首先是质量标准,寿光农产品在规划中设计了三千平米的国家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已经取得国家农业部授权。除了农药残留等单项指标,还将根据蔬菜不同的品种与政府合作制定质量标准。
此外寿光农产品将出台寿光蔬菜价格指数,从物流园投入使用开始,栾元伟就组织团队与国内各主要蔬菜产销地做信息交流,价格指数也得到了商务部的支持。虽然因存储、运输半径等客观条件限制,蔬菜期货出台暂无可能。但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将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蔬菜价格,却是不争的事实。
“你的任务就是每天在物流园里捡钱。”寿光农产品管理会议上,栾元伟不止一次对副总们这样说。按今年预计的8亿元收入计算,大概只有2.5亿元来自农产品交易佣金,其它收入都来自园区配套服务。
他经常指着办公室窗外的几栋建筑举例。那是物流园对面文家村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的8幢公寓,大楼即将封顶却因销售冷淡而搁置,文家村曾提出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价格卖给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投入使用后,这些公寓现在每平方米2500元都买不到。
“园区外面都涨了两倍,你说园区内的效益会涨到什么样子?”栾元伟说:“交易量不可能今天1万斤,明天就涨成10万斤,佣金收入增幅是稳定的。但整合后的衍生收入可以无限量增长,物流园就是一个聚宝盆每天都在长钱。
不过,据《中国企业家》记者实地观察,寿光农产品当前经营仍以农产品现货交易为主,相关产业链整合仍需大力度整合。
在“看上去挺美”的未来到来之前,寿光农产品的投资方和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是建设金字塔基座时巨大的投入与迟迟到来的收获间,那巨大的时间差。
公司常务副总裁时来滨曾对其它媒体表示,对寿光物流园上市,集团方面很着急。想尽早上市,上市后还将向其它区域和领域扩张。
投资层面已经确定的计划是,募集资金除了完善寿光物流园,还将对其它地区的农产品物流园进行重组。据公司宣传资料显示,位于安塞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已于2009年9月开工。
作为管理者代表,栾元伟则说,因为寿光的地理位置所限,公司成长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缺乏,而管理是物流园全面投入使用后的第一大考。
寿光农产品背后的“人和系”
好肯秀丽
Xiuli Hawken
人和商业集团实际控制人,出生于哈尔滨,原本姓戴,与英国丈夫结婚后冠夫姓。好肯秀丽用15年完成从一个社会新闻记者到坐拥204亿资产的大陆地产巨富的跃变。
她在国内的代理人是其胞弟戴永革,人和商业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生于1968年。
戴氏的家族财富图,是通过其亲属和众多子公司实现的。人和集团香港上市前就拥有多家海外和香港公司。2008年9月人和商业(01387.HK)上市,其实际控制人好肯秀丽持有68.96%人和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