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认证常识 » 正文

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应把握三大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9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健康、符合环保要求的食品,市场前景十分美好,不少人对有机食品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存

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健康、符合环保要求的食品,市场前景十分美好,不少人对有机食品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许多人对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要求并不了解。据专业从事有机食品研究的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席运官博士介绍,要建设好一个有机生产基地,应遵循以下三个基地原则。 一.    原则性与科学化相结合。 有机生产标准化是指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有机认证标准和认证要求。有机农业除了有一定的原理外,还有详细的标准规定哪些行为与方法或物质是允许的,什么是限制的,什么又是禁止的;并且有专门的认证机构,按照有机生产标准,对基地进行检查认证,如果违背了标准,基地就不能通过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它生产的产品也不能以有机产品出售。而科学化是指在遵守标准的基础上,应更深层次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如生态农业技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等,对基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以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我国目前有机生产基地的现状可知,在基地建设方面,强调原则性多、而追求科学性少,多数基地生产单一,即使有不同的生产单元与作物品种,但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产品价格过分依赖,一旦没有获得较好的价格,则效益普遍不高,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对原则性的强调与理解,大多数人也是被动地严守,而非本质上的理解,以至于对有机农业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不用农药与化肥的界面上,并且经常抱着怀疑甚至恐惧的心理看待有机农业。基于此,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原则性与科学性稍作解释。 有机农业认证标准的制定来自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有机生产主要通过系统自身力量(如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土壤本身蕴藏的养分等)获得土壤肥力。②建立尽可能完整的营养物资循环体系(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合理施用有机肥等)。③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物(基因工程品种不是自然产生的品种,违背自然规律)。④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如多样化种植,轮作,保护天敌等)。⑤根据动物天然习性进行养殖,以农场自产饲料为主(要求善待牲畜,保证牲畜健康生活,满足动物的福利需要)。⑥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易溶性矿物质肥料(易溶性矿物肥料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地下和地表水)。⑦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含有化学合成药物(如抗生素)的饲料。⑧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土壤、矿物性资源与能源)。⑨生产充足的高品质食品。 理解了以上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就能很好的理解有机认证标准,也可使生产者从被动遵守转为主动接受。 有机生产基地建设的科学性是从提高系统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加以提倡的。生态农业在我国经过2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已有1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县,而且有许多非常成功的生态村、生态农场,形成了众多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得到充分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学,它们的主要区别只有对外界物资的投入上要求不一样。 因此,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完全可以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行,将生态农业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中,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可提高其生产力与经济效益。 二.    生产与市场开拓相结合。 有机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的环保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机产品价格也普遍高于常规品种30%~50%,甚至翻几倍,但高价格的实现要以市场接受为前提。因此,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市场开拓问题,这正是很多生产基地面临的难题。目前,有机生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贸易公司、加工龙头企业持有有机食品的出口订单,再组织农户或农场进行生产;二是政府鼓励农民或农场先进行有机生产转换,再寻找市场。前者不存在眼前的市场问题,也是很多生产基地所期待的生产组织方式,而后者则经常具有盲目性。因此,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做好产品的营销策划(如选择出口、主供国内大都市市场或基地周边的当地市场、直销或家庭配送等方式),否则很容易遭受挫败。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我国有机产品仍然以国际市场为主,但国内市场也已经启动,并处于较快的发展时期,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超市、专卖店已在销售蔬菜、茶叶、大米等类别的有机食品,销售量、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因此,国内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周边市场不可忽视。 三.    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是各种可持续农业方式的共同目标。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要有实现三大效益的主观意识。 环境效益,包括对基地的绿化美化、建造丰富多彩的田园景观,保护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尽量减少裸地,避免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等。而且,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以激励农民从事有机生产的原因之一。 经济效益是有机生产极为重要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再生、多层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方式来降低生产和成本、提高基地的整体生产力。另外一方面,通过较高的价格回报来实现高的经济效益,高价格是有机农业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社会效益包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社会的公正性等。 在三大效益中,经济效益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动力因素,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又是经济效益的基础,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地的宣传,有意识地实现三大效益,并使它们都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健康、符合环保要求的食品,市场前景十分美好,不少人对有机食品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许多人对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要求并不了解。据专业从事有机食品研究的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席运官博士介绍,要建设好一个有机生产基地,应遵循以下三个基地原则。 一.    原则性与科学化相结合。 有机生产标准化是指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有机认证标准和认证要求。有机农业除了有一定的原理外,还有详细的标准规定哪些行为与方法或物质是允许的,什么是限制的,什么又是禁止的;并且有专门的认证机构,按照有机生产标准,对基地进行检查认证,如果违背了标准,基地就不能通过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它生产的产品也不能以有机产品出售。而科学化是指在遵守标准的基础上,应更深层次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如生态农业技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等,对基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以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我国目前有机生产基地的现状可知,在基地建设方面,强调原则性多、而追求科学性少,多数基地生产单一,即使有不同的生产单元与作物品种,但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产品价格过分依赖,一旦没有获得较好的价格,则效益普遍不高,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对原则性的强调与理解,大多数人也是被动地严守,而非本质上的理解,以至于对有机农业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不用农药与化肥的界面上,并且经常抱着怀疑甚至恐惧的心理看待有机农业。基于此,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原则性与科学性稍作解释。 有机农业认证标准的制定来自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有机生产主要通过系统自身力量(如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土壤本身蕴藏的养分等)获得土壤肥力。②建立尽可能完整的营养物资循环体系(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合理施用有机肥等)。③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物(基因工程品种不是自然产生的品种,违背自然规律)。④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如多样化种植,轮作,保护天敌等)。⑤根据动物天然习性进行养殖,以农场自产饲料为主(要求善待牲畜,保证牲畜健康生活,满足动物的福利需要)。⑥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易溶性矿物质肥料(易溶性矿物肥料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地下和地表水)。⑦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含有化学合成药物(如抗生素)的饲料。⑧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土壤、矿物性资源与能源)。⑨生产充足的高品质食品。 理解了以上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就能很好的理解有机认证标准,也可使生产者从被动遵守转为主动接受。 有机生产基地建设的科学性是从提高系统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加以提倡的。生态农业在我国经过2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已有1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县,而且有许多非常成功的生态村、生态农场,形成了众多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得到充分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学,它们的主要区别只有对外界物资的投入上要求不一样。 因此,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完全可以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行,将生态农业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中,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可提高其生产力与经济效益。 二.    生产与市场开拓相结合。 有机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的环保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机产品价格也普遍高于常规品种30%~50%,甚至翻几倍,但高价格的实现要以市场接受为前提。因此,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市场开拓问题,这正是很多生产基地面临的难题。目前,有机生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贸易公司、加工龙头企业持有有机食品的出口订单,再组织农户或农场进行生产;二是政府鼓励农民或农场先进行有机生产转换,再寻找市场。前者不存在眼前的市场问题,也是很多生产基地所期待的生产组织方式,而后者则经常具有盲目性。因此,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做好产品的营销策划(如选择出口、主供国内大都市市场或基地周边的当地市场、直销或家庭配送等方式),否则很容易遭受挫败。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我国有机产品仍然以国际市场为主,但国内市场也已经启动,并处于较快的发展时期,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超市、专卖店已在销售蔬菜、茶叶、大米等类别的有机食品,销售量、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因此,国内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周边市场不可忽视。 三.    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 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是各种可持续农业方式的共同目标。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要有实现三大效益的主观意识。 环境效益,包括对基地的绿化美化、建造丰富多彩的田园景观,保护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尽量减少裸地,避免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等。而且,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以激励农民从事有机生产的原因之一。 经济效益是有机生产极为重要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再生、多层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方式来降低生产和成本、提高基地的整体生产力。另外一方面,通过较高的价格回报来实现高的经济效益,高价格是有机农业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社会效益包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社会的公正性等。 在三大效益中,经济效益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动力因素,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又是经济效益的基础,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地的宣传,有意识地实现三大效益,并使它们都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招贤纳士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002289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