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到12月31日,山西省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没有获得QS许可证的企业将不准生产和销售。截至10月18日,生产这13类食品的企业中,获得QS许可证的只有59家。年底,山西省将有两千余家食品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品加工、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企业被要求申领QS许可证。国家质监局要求,到2006年12月31日,没有获得QS许可证的企业要停止生产,销售企业要停止销售。 据统计,目前通过QS认证的59家企业中,酱腌菜企业有两家、炒货企业有3家,葡萄酒及果酒企业3家,啤酒企业6家,黄酒企业3家,蜜饯企业37家,淀粉及淀粉制品企业5家。 省质监局食品处负责人介绍,山西省涉及这13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大约有两千多家,到目前获得QS许可证的企业不足总量的3%。其中,蜜饯加工企业大大小小不下千家,通过的只有37家,是13类食品中通过量最多的;酱腌菜加工企业全省也有近50家,获得QS许可证的只有两家;我省的粉条加工企业有近千家,但是通过准入制的是粉丝加工企业和玉米淀粉加工企业,真正加工粉条的企业一家都没有。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证实,现在距离国家要求的查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按照QS申领工作日要求算,到年底,生产这13类食品加工企业中,将有两千余家根本不可能获得QS许可证,被迫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