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List_21.html">SA8000标准体现着当今社会对工商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期望,从较深层次提供了一个社会组织所应当规范的运作模式,是西方国家的企业己大多自愿遵循的道德标准。长远来看,SA8000标准可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一是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二是获得出口销售竞争优势;三是改善企业与公众、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关系;四是提高生产率,有效地吸引人才并使员工发挥出较高的绩效;五是优化与企业客户的关系,稳定和持久交易关系。就长期而言,这一标准会作为一种外力,促使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上下功夫。许多企业对这项标准也表示了类似的积极态度。针对企业产生的这种危机,企业首先要增加对自身的要求,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中小企业尤其应该有一种长远的发展观点,自觉地把这些要求纳入到自己的管理要求里面。同时也可以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把对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责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当前SA8000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内企业与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的现实差距,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困扰;消费者、政府和民间组织侧重点在短期利益上的过度关注,无形中纵容了企业以牺牲环境、员工与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获取眼前的利润;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接轨,出口导向性企业首当其冲,发达国家对商品本身及其来源进行更为严格的调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环保壁垒、人权壁垒等形形色色的出口障碍凸现;海外投资设厂时,在欧美发达国家中SA8000标准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重点一是社会责任心;二是名牌产品;三是财务绩效和管理。出口企业为了在采购和消费层面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对劳工标准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中的销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证。这必然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SA8000认证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尽管从成本角度看竞争力将降低,但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这对成长中的出口企业而言,仍是超前之痛。SA8000被引入中国的同时,即引发了另一种声音:此类标准,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过于超前;也有声音说,这根本就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阻止中国产品出口的"阴谋",是一种新的"劳工标准壁垒"。这个标准要求过高,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将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从而降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现阶段实行过高标准,将会使得跨国公司不再来中国采购。一批令人警醒的案例,给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数十万家企业敲响了警钟: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订单;但过度降低成本,同样可能失去订单。另一方面,对于工人来讲,虽然采购方的压力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待遇,但自己同样可能因企业成本过高失去订单,而丢掉饭碗。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劳工状况是中国目前国情下的产物,人道是和历史时期吻合的,在改善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地理解中国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