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 设立本程序以规范收货和运输动作来防止货物丢失或非准许进入,满足美国海关C-TPAT防恐要求。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从事收货和运输的货仓人员和司机以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 3.0 职责 由货仓部主管策划和安排货仓工作货物运输,具体运输工作由司机人员承担。 4.0 程序 4.1 收货 4.1.1 所有物料由货仓部和安全经理或指定代表人核对PMC发出的《采购单》,对无货单物料一律拒收。 4.1.2 经核实的外来物料第一时间进入独立的验收区域。由IQC对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结果记录于《IQC检查报告》。 4.1.3 来货数量必须符合《采购单》或《来货单》的数量,对数量不符的物料货色部应进行相应的调查,防止一切无货单物料的进入或被偷窃强取导致物料丢失,严重的需向厂部或洋行举报。 4.1.4 经IQC检验后,合格的来料货物应存放于合格区内,分区摆放,并附上适当标识;物料的进出应记录于《物料储存记录卡》,以便日后跃进追溯。 4.1.5 所有货物的储存环境必须有防盗防非法进入的门窗,并有货仓管理员对物料进行调查并上报公司或客户。 4.2 货物运输 4.2.1 有成品外运时,货仓人员必检验司机的运输通知并与船务部发出的指示(如《出货通知书》、《托运单》、柜纸等)核实后,方能装载货物。 4.2.2 一般物料、半成品对外运输需凭PMC或船务部出具的通知进行装戴。 4.2.3 所有货车集装箱在装载货物前必须接受例行的车箱检查并清洁干净。如发现车门不严或车箱破乱及内有可疑物品或暗格,结果保留《车箱检查记录表》应向货仓负责人提出拒绝给该类车箱装载货物。 4.2.4 在装载区域装载货物时,需由安全经理或指定安全人员进行监控,未经许可人员或车辆不得进入该区域内。 4.2.5 货物在装载完毕应即时上锁或使用一次性封条,于运输单上填写封条号码,收货方对运货车辆进行检验是否在运输的过程中被篡改过,如有异常应即时向厂部和客户报告,商讨有效的处理方案。 4.2.6 所有车辆由货仓统一管理,客、货车必须分区停泊,对货车停车区域实施监控,禁止准许人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