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被称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是典型的因铜而生、因铜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性产业占工业的比重曾超过80%。随着资源日渐枯竭,铜陵市先后关闭破产了12座矿山,目前,只有2座处于开采中期,其余全都处于开发后期。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约束,他们深知,把一座城市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个产业是不行的。“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出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铜陵市紧紧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新路。
做强循环经济的起点
铜是铜陵的立身之本,也是铜陵循环经济的起点,铜陵不能弃铜而生。毕竟,在铜陵经济结构中有两个不能忽视的“62%”:工业占生产总值的62%,铜占工业产值的62%;毕竟,只有做大做强铜产业,铜陵那些以废弃矿渣为原料的循环产业链条、“三废”处理产业链条、静脉产业链条和废旧金属拆解产业链条,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我们要建成中国最大的铜冶炼、铜拆解、铜深加工基地,铜商品交易中心。”在铜产业发展上,铜陵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未来3至5年内,铜陵将实现‘三百一千’目标,即全市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达100家以上,电解铜产量达100万吨,铜材加工100万吨,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说起铜产业的未来,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信心满怀。
“以铜为主,不等于继续以采铜为生。”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绍才说,做大做强铜产业,铜陵靠的不是铜矿开采和冶炼,而是“纵拉成链”。据他介绍,铜陵将借助纵向拉长产业链的做法,逐渐削弱对资源的依赖。从铜冶炼出发,铜陵市将“拉”出六条产业链:第一条是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第二条是电解铜—无氧铜杆—铜线—特种漆包线;第三条是电解铜—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第四条是电解铜—铜合金粉—铜
合金零部件;第五条是电解铜—特种铜管(棒)—铜合金管(棒);第六条是电解铜—铜合金型材—铜合金结构件。通过构建这六条产业链,铜陵市将改造提升铜冶炼水平,大力发展铜材加工,发展壮大出一个产值逾千亿元的铜产业集群。
“要把1元钱的铜变成10元钱的铜”,这是对铜陵继续“吃铜饭”的最朴素的解释。在铜陵精达集团公司的车间,记者看到了生产中的多种规格的漆包圆铜线、漆包圆铝线。该公司总经理李向阳告诉记者,精达端的依然是铜饭碗,但是与开采冶炼不同,这个铜饭碗的含金量要高多了。据介绍,精达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60亿元,主要产品电磁线位列全国第一。浩荣电子的入驻,引出了一个印制电路板工业园。“我们的产品横跨两个领域,它既是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又是铜深加工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之一”,铜陵浩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正军说,浩荣电子的产品为多层板、多层印制电路用薄板、粘结片,属于铜基电子材料,俗称“铜纸”,多用在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产品上。据他介绍,浩荣入驻铜陵后,引来了咸阳华纳、铜峰两家铜箔厂,现在铜陵又建起了印制电路板工业园,铜基电子企业方阵初现端倪。
据了解,除了建铜冶炼、铜精深加工基地外,铜陵还将目光盯上了废旧金属拆解,构建废杂铜—黄铜棒—铜五金件、废杂铜—铜工艺品两条铜拆解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拆解基地。废旧金属拆解是铜这种循环链上的终端,有了它,铜陵就构建起一个封闭的“铜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