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国庆长假,家电企业的血拼与酣斗都会如期上演。
此间,热水器行业的两大主导品牌,万家乐与万和的终端厮杀尤其“凶狠”。就在之前,两家企业刚刚经历了一场“揭短之战”,从而使家电业最为著名的“两万之争”再掀事端。
“铝代铜”再掀“两万之争”
8月中旬,北京市燃气协会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特别提及:市场上有燃气热水器厂家用铝代替铜制造产品核心部件。协会的基本观点是,由于铝材的耐热、防腐蚀等特性与铜有较大差异,其各项指标有待专业鉴定及市场检验,因此提醒消费者选购热水器应认清材质。
北京市燃气协会的表态旋即被媒体翻炒,由于万和是采用“铝代铜”技术的唯一品牌,因此万和成为众矢之的。
万和方面高调回应,并向媒体指称:挑起是非的是万家乐。
9月23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朱冬生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的杨元政副院长,中山大学朱津裘教授,暨南大学李卫教授等7人组成的项目委员会对万和“新型节能环保热交换材料在燃气热水器上的应用及产业化”最新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结果认为以铝合金为材料的热交换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了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热水器行业“铝代铜”的是非争论引发万家乐、万和新一轮口水战,这被业界称作是继前年空调行业之后又一次“铜铝之争”。
跳出企业看产业,为何家电行业频频爆发以“揭短”为基本诉求的概念之辩?该如何研判评说“铝合金”与“浸铅铜”之争?
家电业“两万之争”罗生门
张永革语调和缓,言辞之中带有些许“委屈”:“座谈会规模很小,我们请了几个专家和少部分媒体记者。当时我们举办座谈会只是想告诉消费者,目前市面上的热水器出现了铝管代铜的现象,铝代铜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并没有下结论。也没有点名是哪家企业采用了铝代铜,对于厂家来说,即使你采用了拥有专利的高科技新技术,也应该让消费者知情。”张永革是北京市燃气协会秘书长,8月中旬的那次座谈会成为2009年版“两万之争”的导火索。
万和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宫培谦则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铝代铜的新闻出来后,一度给万和产品的销售造成一定的被动。事实上,铝合金材料目前在万和热水器中的应用极少。
万和集团内部人士对北京市燃气协会召集的座谈会存有疑窦:“事先我们对那个座谈会毫不知情,据我们所知,万家乐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而截至记者发稿前,万家乐方面仍未回复记者的采访要求。
由来已久的“两万之争”始于1999年1月。当时,万和获得了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颁发”的一份“万和牌热水器市场综合占有率位于同行业第一名”的证书,万和方面将此证书做成影印件摆放在卖场终端展示陈列。万和此举当即遭致一直以“老大”自居的万家乐的强烈反感与抵制,双方开始大打口水战。“证书事件”拉开了“两万之争”序幕,这也直接导致了1999年6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令禁止全国企业参与“商业排名”。
万家乐、万和,同在顺德,至此开始了彼此敌视、对峙之路。
“铜铝之争”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众所周知,早在2007年,空调业就曾爆发过换热器、冷凝器的“铜铝之争”,由于当时所涉企业过多陷入非理性互殴与炒作,淹没了“铜铝之争”背后的深层次战略思考。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家电营销专家、蓝博智狼机构首席顾问赵为民认为:燃气热水器的“铜铝之争”,从现象看是原材料与成本之争,更深层次看是热水器行业未来发展路线之争: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还是继续粗放经营走老路?
从成本构成来看,燃气热水器按照现有技术需用铜2~3公斤左右,采用铜管燃气热水成本将直接上涨100至150元左右;而铝管(含防腐材料)价格只是相同规格铜管价格的1/3,燃气热水器行业实现铝代铜,势必有效降低燃气热水器企业的成本。
家电业是典型的组装制造业,主导技术并不是基础研究,而是开发研究,是共性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而恰恰是中国家电业的全球主要供应商角色的奠定,细分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中国家电企业有较高的创新动力和开发速度。
和微波炉行业一样,热水器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完全是价格战、口水战的恶性循环,而是在产品结构调整、消费者教育以及增长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从微波炉、热水器行业的发展需求而言,只要增长模式、竞争方式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家电企业的基本战略走向就必定会进一步向着价值贬损、产业边缘、消费遗弃的方向倾斜、偏转。
保持差异化则成为持续胜出的关键要素。如果万家乐、万和还像早几年那样去打价格战、口水战,如果再错过或漠视消费者启迪、市场培育的必要性,中国家电产业的理性建设进程恐怕又将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