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聚氯乙烯产业迅速崛起,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聚氯乙烯生产大国。
2009年5月25日,PVC期货合约在大商所上市交易。上市一年来,PVC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得到发挥,在完善石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转变,提升行业品牌价值,形成PVC的中国价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我国的聚氯乙烯行业发展来看,自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国以后,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快的成长期,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数据显示,未来几年我国聚氯乙烯高速扩张的态势仍然强劲。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2012年内,每年都会有超过100万吨新增产能在规划。而2009年聚氯乙烯的年平均开工率只有50%左右,月开工率好的时候达60%—70%,差的时候还低于50%。“如果后续还有如此多的新增产能,将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表示,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从100亿元下降到20亿元,差不多回到了2003年的水平。这说明我们聚氯乙烯行业在高速的发展过程当中,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并不稳定。
产业集中度较低
数据显示,去年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产量是443万吨,而整个行业大约有106家生产企业,总产量是915万吨,前10家生产企业的产量只占不到50%左右的水平,说明目前聚氯乙烯行业的集中度还较低。
高耗能是聚氯乙烯行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我国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耗电是非常高的。2009年国家出台了差别电价政策,每千瓦时电上涨了2.8分钱,以这种上涨的幅度来计算,国内聚氯乙烯整个行业的增加成本大概是24亿元。李军预计,电价的逐步调整,将从成本上对聚氯乙烯行业的发展形成压力,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电石法生产企业。
此外,产业布局不合理同样制约着聚氯乙烯发展。据了解,2009年国内电石82%的产量和聚氯乙烯32%的产量都在甘肃等西部地区,再加上中部,几乎所有的电石和一半多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都是在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对聚氯乙烯消费量占全部产量的30%都不到。相反,聚氯乙烯的消费量主要是集中在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聚氯乙烯行业产业布局存在一定问题。
结构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针对聚氯乙烯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李军表示,发达国家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李军认为,聚氯乙烯行业本身可以进行整合,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可以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再次分配。最近几年,聚氯乙烯企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而随着整合速度的加快和行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聚氯乙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加大。
此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坚持清洁生产,坚持发展低碳经济;加强行业自律的约束机制和技术进步也是解决当前聚氯乙烯行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李军表示,国内聚氯乙烯企业不能再这样每年200万吨、300万吨的扩张,现在不需要产业的增值,不缺少方案、规划,现在缺少的就是监督、评估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