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时代的激励“妙方”(上)
——高压与激励解读
■ 演讲/ 陈晓萍
在座的各位人力资源主管对员工激励平时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和体悟,因此我今天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站在研究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分析激励员工的方法、手段以及深层的理论基础,是我日常工作的内容,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什么样的高压状态
当今中国人的压力,真的很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每个人都感觉压力很大。
上个星期我在西安交大给博士生讲课,学生们纷纷向我诉苦。交大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两篇论文,其中一篇还必须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才可以毕业。四年时间内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对于任何一个博士生都非易事。我所在的华盛顿商学院对研究生并没有这类要求,学生只要完成课程学习并且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不管论文发表与否,都可以顺利毕业。当然,不发表论文的学生毕业以后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尽管学院不作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发表论文,与同行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的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分不易,因此,如果某个学者能够每年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的话,五年下来,就可以在研究型大学获得终生教授的职位。
与国内的EMBA学生交流,我也发现,这些在企业身兼要职的管理人员也是个个忙得四脚朝天。他们一周七天中大概有4-5个晚上要在外面应酬,主要是陪客户吃饭喝酒。这在我看来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但是他们的回答是不这么干怎么行?压在中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房价,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都喘不过气来。
其实,美国人也一样有压力,比如要升级,要追求高绩效,要得到好工作等等,但是和中国人相比显然他们表现出来的压力感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我认为首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对自我的定义与美国人对自我的定义的不同。
我是谁?
心理学上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义自我的概念。这个概念把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独立自我概念的人,另一类则是具有互赖自我概念的人。具有独立自我概念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行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虽然他/她也被很多他人(如父母、朋友、同事、上下级、兄弟姐妹)所包围,但这个人强调的是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相反,具有互赖自我概念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别人对你怎么看、怎么评价你,以及你和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关系,都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如果他人对“我”的评价很高,那么我对自己的评价也会增高;反之,如果周围的人降低了评价,我对自己的价值也会开始怀疑。因此,具有互赖自我概念的人特别看重的是“我”怎样融入到群体当中,怎样让别人接受我。他们必须通过跟别人比较,并通过别人对自我的评价来认知自己的价值。这一类个体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很可能会用“我是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是某大学的学生”、“我是管理人员”、“我是父亲”等等来作答。也就是说,他们习惯用社会属性来定义自己。
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大部分中国人具有互赖自我的概念,社会乃是肯定自己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正是由于在他们眼里通过社会比较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因此中国人一定要跟别人比,而且一定要比别人好才觉得自己有价值。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比别人好的标志是什么呢?
陈晓萍教授 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管理@人》杂志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