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入地建设: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智能电网得到推广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因先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没有考虑全面,缺少相关经验,导致现在城市“弊端丛生”,各种设施和服务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亟待全面整改。
随着市民对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要求提高,原来道路两侧或横穿马路、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弱电线路形成的“蜘蛛网”,不再是城市的现代“标志”,反而有碍城市观瞻形象,还伴生着诸多安全隐患。市民急盼政府能够将裸露在外的电线进行整理,将之入地敷设,既能保护电缆,又能减少事故的发生,电缆入地必将是日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对建设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些“空中蜘蛛网”,不仅影响市容,还是交通安全与断电事故隐患。城市中裸露的金属导线,极易受到大气中酸碱气体和水气的腐蚀,使得架空线存在比较多的危险隐患。由于城市中大量杆塔暴露在道路边缘,发生撞杆的交通事故也就难以避免,并会时常发生吊车碰线、风筝挂线等意外事故,更可能在风暴、大雪等灾害性天气时造成供电和通讯网络的严重损坏,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露天电线带来的危害使得电缆入地备受关注,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更是钟情于电缆入地,既能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知名度,又能降低电线受外部侵害几率,减少意外损失,可谓一举两得。国际大电网会议联合工作组就19个国家地下电缆与架空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过比较调研,并做出详细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地下电缆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对此,欧美国家早就付诸实践,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进电缆入地建设。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基本做到了路面干净、整洁,空中无“蜘蛛网”,受到了当地市民的赞扬。
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晚于欧美国家,在诸多方面相对落后,但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初,我国城市电力设施主要是以弱电线路为主,这些弱电线路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承载着各种信息流和能源流,成为了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现阶段,这些弱电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求,“蜘蛛网”般的弱电线路不仅有碍城市观瞻,更是增加了安全隐患。
目前在推动电缆入地建设上,主要面临的困境在于资金的匮乏。因用地下电缆的资金投入要远远高于架空线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不是一般的城市能够负担得起的,迫切需要多方面的统筹安排,共同筹集资金。但有些城市如深圳、珠海、天津等已经走在了前头,并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功模式,很值得新兴城市学习。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欧美等城市的先进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电缆入地的资金问题。这样,也就为我国城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走出属于中国不同城市既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电缆入地的方法与建设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我国电缆入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任重而道远,电缆入地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困难很多,实施过程比较曲折,但是为了城市美好的明天,必须在自身城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大力支助下,想方设法,拓展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解决各种难题,确保电缆入地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同时,还应该发挥企业的建设主动性,调动第三方收益者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承担起城市电缆入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为将来子孙后代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