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挑选基金时,要不要看看基金经理的年龄呢?
文|CBN记者 仇晓慧
插画|陈杨
电影《华尔街2》中,股市大亨戈登卷土重来,宝刀不老,再登顶峰。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最厉害的投资人,通常都像戈登一样,脸上的皱纹越多越是象征了对华尔街洞悉程度。可中国基金经理不大一样,年轻化成主流。我曾遇到不止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生于1970年代末,业绩很是卓越,却羞于谈及自己年龄,默认白发数量与投资能力总是成正比。然而,西方经济学中说到价格曲线都有特例,总有几样东西并不符合越稀缺价格越高的规律。那么,基金经理真的是越老越好么?
如果他够老,他是投资总监吗?
基金经理不是不可以老,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对老的基金经理可能更有价值一些。
公募基金圈内一提到资深元老,总有几个人逃不掉。自1998年就投身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已经蜚声圈内外,自不用说。截至今年10月底,基龄超过十年的还有汇丰晋信的林彤彤(12年),华安基金的尚志民(12年)与大成基金何光明(11年),同样超过11年的大摩基金经理项志群刚刚转去私募。
不难发现一个神奇规律,除了王亚伟由于业绩过于出众而曝光度最高,其余基金经理的公众认知度并不算高,可见,这些“老人”的业绩并不突出。
翻开“老人”近两年基金业绩,2008年,尚志民的华安宏利为-48.39%,何光明的大成价值为-49.65%。相比较而言,王亚伟依旧突出,排名年度第二,-34.86%。鉴于2008年是个超级大熊市,且股基的行业平均表现为-50.63%,这些老人都在平均线以上,可喜可贺。资深人士果然风控到位。
再看2009年小牛年。林彤彤的汇丰晋信龙腾年度业绩为76.09%,尚志民的华安宏利为74.37%,何光明的大成价值为67.40%。王亚伟的华夏大盘为116.19%,除何光明外,都高于股基平均71.54%。由此可见,这些“老人”并非只会策略上保守,在小牛中也能把握局势。
还有一个线索,呆在老地方差不多10年后,他是否是投资总监呢?尚志民、林彤彤都是元老级投资总监,“基龄”约9年的陈志民与郝继伦也分别是易方达基金与融通基金的投资负责人。很多基金评价机构的经验是,似乎在某个基金公司里,由投资总监负责的基金成绩要相对好一点,由老基金经理领衔的基金,但愿也能有这种好处。
投资经理的33岁和10000小时
33岁至35岁,是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青春期么?从事实统计来说,投资者似乎需要寻找33岁以上的基金经理。我们前边说过的王亚伟生于1971年,2005年时他34岁,担当华夏大盘的基金经理后,才开始了他投资的黄金时代。
原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吕俊成为明星基金经理那段时间,正好也是30岁出头,到顶峰时大约也在33岁左右。
王亚伟与吕俊都是中国二级市场最聪明的投资人—如果最能赚钱的人就是最聪明的话—我们假设他们多数人在大学二年级时开始研究投资,那应该是20岁,到33岁正好是13年,如果每天花在投资上的时间是2个小时,那还真达到了格拉德威尔提到的《异类》的10000小时理论的标准。《异类》说,10000小时相当于每天3小时,或一周20小时,总共持续10年练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成为专家。
《股市作手回忆录》中杰西·利维摩尔从中学毕业后就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
出生于1930年8月的巴菲特,在11岁时买了他平生的第一只股票,1957年,巴菲特初露锋芒,掌管的30万美元资金从年末升至50万美元。高峰时期在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这一年,巴菲特34岁。
彼得·林奇也符合10000小时规律。1944年出生的彼得·林奇自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时年35岁,至此开始他的高峰期,在1982年,他被称为“过去10年中最成功的共同基金经理”。
不过,从家庭情况分析来看,35岁正好是一个平稳时期,对男人而言有妻子孩子,家庭波动较小,而且经验与体力上都是最上乘的时期,越奔四,越不惑,阻力也就越大。
35岁,在投资圈中,正好处在瓶颈突破期,这个压力的底线基本延续到40岁。今年年中辞职的大摩基金经理项志群投奔私募时间已晚,他1969年出生,今年41岁。不过他在2年前选择了一次重要的跳槽,从长城跳槽到大摩基金,也符合40岁前变更状态的规律。
你的基金经理如果正好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恐怕要小心了。王亚伟明年40岁,看住王亚伟吧,他恐怕是为数不多的黄金年龄的“老人”了。
经历过一次完整周期并非多多益善
《股市作手回忆录》提到,华尔街没有新事物。华尔街不可能有新事物,因为投机就像山岳那么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会再度发生。最死的投资诀窍就在于—利用经验。
这正是“老人”的好处,即使学不会风格轮换,但不至于让人赔更多钱。“老人”们经常私下表示,自己的优势在于,多年来的市场经验有助于自己准确认识资产价格的波动规律、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发展状况。这应该有一定道理。
从多年基金业绩数据发现,至少经历过一次牛熊转换周期的基金经理,整体比没有经历过完整周期的基金经理强,因为2007年至2009年是完整的周期,而此后在2009年后能脱颖而出的新基金经理几乎为零。
可见,“老”并非年龄,而是是否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然而,经历过多少次并没有多大影响,并非所有经历过多个周期的基金经理都能“化干戈为玉帛”,经历过一次牛熊的基金经理也未必就不够资历。
这就好像博采多学的孔子在30岁的时候从鲁国到东周去拜见老子。这次见面在后来史学家眼中,是个儒家学派奠定成熟体系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因为本来孔子只会通过“满”的方式思考,与老子拜会后,知道了什么是“损”的思维。用投资的话来说,退往往比进对资产更重要。
联系编辑:fuqiaolin@yicai.com